最佳答案古诗中的中秋中秋佳节,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。古诗中也有不少描写中秋的经典之作。以下分三部分,分析三首古诗对中秋的描绘及内在含义。 第一首: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...
古诗中的中秋
中秋佳节,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。古诗中也有不少描写中秋的经典之作。以下分三部分,分析三首古诗对中秋的描绘及内在含义。
第一首: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
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唐代著名诗人苏轼所作,写出了诗人对明月的向往之情。文章开头,诗人借酒问青天,希望能得知明月来临的时间。接着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明月的迷恋之情,欲乘风赴月,但却不知明月所在之处。这充分体现出了中秋节的特有韵味与气氛。
诗中「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」,写明了人们只看到了明月,而对月宫却只有猜测,这种神秘感与梦幻感,烘托出了中秋节因其古老、传统、文化、浪漫而深受人们喜爱之情。
第二首:《静夜思》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开创了「写景叙事」的新门类。杜甫的《静夜思》没有太多的修饰,只是以一种简约的方式,写出了中秋夜的深邃与神秘,独具情感表达之妙。
文章开头两句诗,情景交融,富有想象力,给人留下了一个清幽寂静的夜晚,床头明月余辉照耀,恍然若雪,冷艳凄美。随着繁忙生活的推进,现代人越来越忽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,这首诗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提醒人们,保持内心的宁静,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,珍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,体现了保持一分适度安逸的生活态度,尽显中秋节日的深情意蕴。
第三首:《广陵送别》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
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犹傲笙歌。
殷勤芳草追风问,试看今夜几许月。
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且吟。
「咏史叙事」的先锋之作。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成为“诗仙”之前的一篇诗作,以广陵为背景,描述了送别的离愁别绪,也描绘出了中秋节的悠远情怀。
李白在诗中表现了离愁别绪,人们临别难舍,深思远索。写到中秋月景,用「试看今夜几许月」来表达观月之情,既明确了中秋月亮的期待和重视,又体现出中秋月亮作为情感载体的特殊性,从而抒发出人们无尽的思乡之情。也代表了那个年代人们感客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文明的博大和深邃。
总之,这三首古诗,叙述了古人眼中的中秋节,从明月的震撼、思乡的留恋到忧郁的眷恋,都体现出了古人对中秋节的高度重视与美好祝福,也是我们在如今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纷扰中,依然身处其中感悟中秋节文化内涵的重要参照。